7亿美元一架的B21,还没正式上岗就被“打下来”,这剧情比爽文还离谱。
第二架试飞机刚飞上天,美国空军部长立刻放话:这下测试速度要起飞。结果转头就被中国西北工业大学一篇论文啪啪打脸——模拟空战里,一架中国隐形战机带着无人机小弟,用高超音速导弹先把B21的僚机炸成烟花,再回头补刀主机。整个过程像打电玩,7亿刀的新玩具直接变潜水艇。
为啥这么脆?B21自己就是个大号飞翼,飞得慢,转弯还得提前打方向盘。碰上能飞6马赫的导弹,它连躲的动作都没做完,弹头已经到脸上了。论文里更损的是,中方直接让无人机当“移动雷达”,专抓B21发动机的热信号——隐形涂料能骗雷达,但屁股喷火藏不住啊。
这还没完。美国空军为了省钱,给B21修的停机棚是“环保款”,遮阳布加几根钢架子,防鸟不防炸弹。东风快递真要上班,这种棚子连缓冲垫都算不上。飞行员估计得边起飞边祈祷:基地千万挺到我回家。
更尴尬的是数量。美国原计划买100架B21,现在预算砍得只剩几十架。摔一架少一架,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可便宜多了,量产跟下饺子似的。用几万刀的导弹换7亿刀的飞机,这买卖比拼多多百亿补贴还狠。
有人要问了:不是还有隐形buff吗?现实是,中国的JY-27雷达早就盯着低频段,空警500A预警机能把B21从地平线外拎出来。再加上歼20和新型截击机,等于给B21套了层“隐形失效”debuff。以前靠隐形单机闯天下的玩法,现在得先问问对面的体系答不答应。
最绝的是美军自己的操作。B21需要亚太前沿基地才能发挥航程,但这些基地全在东风26的射程表里。真打起来,飞机还在跑道上滑行,机库可能先被扬了。飞行员好不容易上天,发现对面歼36已经挂着超远程空空导弹在等快递签收。
说到底,B21的困境是老思路撞上新玩法。美国还在幻想“一架飞机改变战局”,中国已经玩起了“雷达+无人机+导弹”的组合拳。就像用智能手机打固定电话——不是电话不努力,是时代变了。
现在美军还在加班加点测试,第二架飞机天天飞,第三架已经在组装。但模拟战的阴影甩不掉:只要防御体系够厚,7亿刀的轰炸机也就是个会飞的大号靶机。当年B2靠着隐形横行三十年,现在B21刚出门就发现,隐身这层皮已经不顶用了。
有人问:那美军咋办?估计得继续砸钱升级,但高超音速导弹的成本降得比B21的订单砍得还快。这就像玩斗地主,对面王炸管上,你手里剩对三。
说到底,现代战争早就是体系互殴。B21再贵,也只是美国空军手里一张单牌。而中国这边的牌组是雷达+预警机+无人机+导弹,连环combo能打到它怀疑人生。
那么问题来了:下回美军吹新武器的时候,咱们要不要先把论文写好?
#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靠谱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